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与往年一样,“教育”依然是两会代表委员广泛关注的民生议题,今年,职业教育方面备受关注。日前,教育部召开第三场教育新春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发言中表示,“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攻坚克难的关键年”,要“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重要任务”,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职业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千家万户福祉。回望过去一年,从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到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职业教育迎来诸多利好,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叩问当下,如何匡正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让职业教育由冷门备选成为热门首选,关键是要以稳系统、提品质、重服务等发展观念为引领,锐意进取、奋楫笃行,推动职业教育向“大有改观”迈进。

坚持系统观,为职业教育强底子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人才力量,反之,也要将职业教育置于由经济社会这个大系统所构建的培养皿中,探索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积极联动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运行机制。一方面,以政策施肥。政策在影响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力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政策为引线,将教育、人社、发改、财政等部门相串联,引导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锚定解决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依职定责、尽职尽责,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借环境修容。面向大中小学校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在就业、创业、社会评价与认知等多领域、多环节融入职业技能理念;强化新闻媒体宣传与引导功能,做好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贡献,营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总之,要秉持系统思维,为职业教育持续“引流”,让大众体察各级各部门重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认可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教育类型在赋能技能人才培养、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具备的关键能力。

树立品质观,为职业教育硬里子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并非朝夕工程,其基底在于要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高品质发展理念,在政策执行力和环境影响力的系统加持之下,将职业教育持续输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稳定力转化为支撑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以点带面,提升育人质量。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引领,借班子建设凝聚核心领导力、借专业建设突出特色引领力、借教师建设提升骨干带动力、借教学建设发挥校企协同力、借文化建设激发创新影响力,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内涵水,让家长及学生对职业教育从被动分流变为主动入流。二是以面带全,扩大受众范围。要走好职业教育发展的群众路线,在依托学校培养技能人才“正规军”的同时,充分发挥技能培训受众门槛低、覆盖范围广的优势,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这一目标,面向下岗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产业转型分流群体等特定人群,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活动。总之,要点面结合,织就职业教育高品质育人网络,推动职业教育成为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类型。

强化服务观,为职业教育争面子

职业教育价值的根本体现在于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彰显类型教育优势,以技赋能,通过技能媒介提升职业教育为其服务对象在实现物质和精神价值追求上的贡献能力。从服务对象上来看,一技之长于个人是成才之需、立业之本。要进一步畅通职业人才成长通道: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致力打破技能人才培养的“天花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一技之长于产业是创新之源、进步之基。要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在办学方式上,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学校与企业建联盟、结对子,探索头部企业和优质学校以“双牵头”制共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引航效应,带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同时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变化需求,及时优化调整专业设置,提升人才所育对接产业所需的精准度。一技之长于民族是兴邦之魂、强国之要。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技能型社会理念,这一理念同技能中国行动、教育现代化2035等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一脉相承,职业教育要乘改革东风,锚定2035年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的宏远目标,推动技能构成体系、养成规模、形成气候。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要坚信前途广阔,深植时代沃土,赓续改革创新,以“大有改观”的崭新形象答好“大有可为”的时代命题。

推荐内容